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自2015年“現代中藥數字化提取精制工廠”被國家工信部列入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中藥制藥智能工廠試點示范”以來,持續加大對中藥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投資,先后完成了6個智能工廠/車間的升級改造或建設,累計投資超過10億元,為地方經濟和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數字提取中心
-
固體制劑車間
-
水針車間
安全、有效、質量均一是藥品的基本屬性。中藥產品是一個多成分的復雜體系,其生產制造過程更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系統工程,如何用質量不均一的藥材生產出質量均一的中藥制劑,已成為制約中藥產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瓶頸之一??稻壦帢I在國內率先提出中藥發揮臨床療效的成分群—“功效物質”的概念,并將其作為中藥智能制造研究的基石,系統構建了以功效物質為核心的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和智能制造技術體系,實現了功效物質在生產全過程的“點點一致”、“段段一致”、“批批一致”,顯著提升產品質量均一性,保證了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借助“十三五”期間國家大力推動企業開展智能化轉型的東風,康緣藥業深入開展了智能化建設和改造,并逐步建成和完善了中藥智能化提取精制車間、中藥注射劑智能制造車間、中藥智能化固體制劑工廠、中藥智能化口服液車間、中藥前處理與提取車間、智能化倉庫等6個智能化車間或倉庫,建設總投資超過10億元,占地近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超10萬平方米。設計采用了在線質量控制、自動化控制、智能物流等智能化管理系統,設計制劑產能達到硬膠囊劑50億粒、軟膠囊劑5億粒、中藥片劑28億片、顆粒劑700噸、口服液3.8億支、注射劑7600萬支等,可實現年產值103億元人民幣。
公司組建了專門的智能化研究所,擁有中藥學、中藥制藥、自動化控制、中藥質量控制、信息與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多專業技術骨干,在中藥生產過程質量分析技術、機器視覺技術、自動化和邊緣計算技術、信息系統和數據庫技術、數據分析和建模技術、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等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和知識。團隊主要解決先進檢測方法建立、產線自動化升級、生產信息化平臺構建、工業大數據分析等在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通過編制相關標準,推動整個中藥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實現提質、降本、增效。
康緣藥業持續完善智能制造體系,新增智能化設備和系統1599臺套,實現了中藥注射劑、口服液劑和固體制劑等多劑型產品從提取精制到制劑和倉儲的智能化生產。與傳統車間比較,生產線效率提高23.47%,能耗降低21.77%,質量均一性提高22.46%。
建設過程中,多次獲得國家和江蘇省相關項目支持。
●2015年,中藥生產智能工廠試點示范
●2017年,省級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國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
●2018年,第一批省級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轉型(技術改造綜合獎補)、第二批省級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示范智能車間獎補、兩化融合貫標獎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藥先進制藥與信息化技術融合示范研究)
●2019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2020年,參與制定工信部《中國制藥行業智能制造白皮書 2020版》
●2021年,發布“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 團體標準——《中藥提取智能化生產技術要求》,獲工信部“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獲江蘇省工業互聯網發展示范企業(標桿工廠類)、江蘇省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獲連云港市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
●2022年,獲工信部“智能制造優秀場景”、連云港市制造業智改數轉獎補
●2023年,發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團體標準——《中藥生產過程柱層析洗脫起點與終點的實時判斷 近紅外光譜法》和“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地方標準——《中藥提取物提取、濃縮、萃取生產過程在線近紅外檢測系統》,獲連云港市數據開發應用創新大賽一等獎
康緣藥業聯合浙江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江南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中藥信息化、智能化的研究、探索和應用,建立了中藥智能化生產的相關標準和規范,在中藥生產大數據的采集和應用方面取得了突破,逐漸形成了中藥生產過程數字孿生方法學。
在信息化系統建設和設備智能化方面,聯合國內領先的技術、設備供應商,共同開發或改造了應用于中藥生產的MES、APS、ERP、DCS、SCADA、WMS等信息化系統,取得智能工廠建設的大量經驗,形成一系列專利技術,培養了一批專業化人才隊伍。在網絡建設方面,通過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運營商的深度合作,建設符合江蘇康緣實際業務需求和場景的5G專網、5G+MEC邊緣計算專網及AGV、智能化考勤、室外視頻監控等通用場景。
通過以上研究和建設合作,康緣藥業在中藥智能制造商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突破: